mrhouse 发表于 2013-2-19 16:10:48

“有机”古镇启示录

“有机”古镇启示录

http://www.lu-24.com/Files/a1(1).jpghttp://www.lu-24.com/Files/a2(1).jpghttp://www.lu-24.com/Files/a3(1).jpg婺源、丽江、凤凰等等古镇都很美,每一个都美得独一无二,美得摄人心魄。
作为建筑师,面对这些建筑之美的时候,难免要去想,这些古城镇、古村落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其建筑形式和产生过程可不可以推广呢?在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中是不是可以复制呢?
先来分析一下这种美感的特点。
这种美,我叫它“有机”之美。什么是“有机”之美? 针对客观需求做出主动反应,这就是有机和无机的差别。看看有机物的http://www.lu-24.com/Files/a4.jpg排列,你就知道,有机的东西是什么样的:左图是某种细菌的放大照片,在自然规律下,细菌经过亿万年的进化,找到了自我复制和有序排列的方法,一看就让人感觉到它的排列秩序中,有规律,有限制,有生机和活力,有某种主观的愿望和力量支撑它去运动,去尝试,去繁衍。
同样是大自然的杰作,同样是一种自然状态的排列组合,再看看月球表http://www.lu-24.com/Files/a5.jpg面,(左图) 你看不到各个元素之间内在的规律,看不到令人兴奋的生命活力,只有陨石随机地撞击后留下的一片死亡的寂静。再看看高级动物的细胞,其中的秩序、渐变、类同、差异等等和http://www.lu-24.com/Files/a6.jpg美学有关的元素就更加明显,更加精致。
有机的美感是现代建筑师竭力模仿的一种状态,但无论怎样模仿,都不如自然生长的东西那么有机。http://www.lu-24.com/Files/a7.jpg北京鸟巢:
它试图通过看似杂乱实则有规律的巨大钢梁去模仿鸟类的巢穴,看上去很美,但实际的内在逻辑只是浅薄的模仿,令人不敢苟同。http://www.lu-24.com/Files/a8.jpg水立方:水立方同样是模仿有机细胞的排列方式,致使每一个水泡的形状和尺寸都不一样,建造起来难度极大。这些设计符合了“有机”的美学规律,但严重地违背了人类建造物品的几何原理,成本之高昂,若非倾尽举国之力,谁也无法承担。作为国家形象工程这是可以理解的,我也是赞同的,我并不像“愤青”们那样去唾骂,因为这些代表性工程也是某种公共意志的体现。另外还有大量的以仿生学或者有机美学为出发点的建筑设计案例,其中一部分已经成为数十年来的经典之作,成为年轻学生和建筑师争相模仿的对象,包括我本人也曾经长期迷恋过那些看似美好的画面和疑似神秘的思想。但现在回过头想想,那不过是一种时尚而已,它不具备逻辑的力量,造价高昂,单纯追求形式,没法推广,没法惠及普通民众,它再美,它再好,现在都跟我没什么关系了。
http://www.lu-24.com/Files/a9.jpghttp://www.lu-24.com/Files/a10.jpghttp://www.lu-24.com/Files/a11.jpg
http://www.lu-24.com/Files/a12.jpghttp://www.lu-24.com/Files/a13.jpghttp://www.lu-24.com/Files/a14.jpg
好了,说清楚了什么是有机之美,那为什么说古镇的美是有机之美呢?有机之美的根本规律,是每个个体的差异化和同质化这两个看似矛盾的趋势在同时进行,在一个古镇或者古村落里,所有房屋各自不同。朝向有微差,面积有大小,随着地形高低错落,顺着道路崎岖而行,沿着河流蜿蜒展开,典型的自然生长的结果,但同时,它们又全部拥有同样的外观风格,同样的结构体系,同样的空间感觉,就像一群拥有相近基因但又各自变异的生物,在变化莫测的环境中各自去适应,各自去繁衍,还不忘整体的协调和历史的传承。
除了用“有机”来形容这种美感,我找不到第二种解释了。
和有机之美相反的另一种美,是几何之美。http://www.lu-24.com/Files/a15.jpg比如古代的都城长安,北京,都有方格网的规划,看上去壮观很多,一派都市风貌,包括现在城镇规划,都是以几何美学为主。几何美学应用在建筑单体和城市规划上, 处理得好,可以创造出令人惊叹的美感:http://www.lu-24.com/Files/a16.jpghttp://www.lu-24.com/Files/a17.jpghttp://www.lu-24.com/Files/a18.jpg
http://www.lu-24.com/Files/a19.jpg但是现在的新农村规划很多都是这样:
看上去很整齐划一,像一群别墅一样,村民们似乎应该从此过上快乐幸福的生活。但我相信,无论再过多少年,这样的村镇永远无法成为丽江、凤凰、婺源那样有味道的古镇,因为从根本上,这样的房子就没有美感。
所以几何的美学不能到处乱用,也不是那么容易处理得好的一件事情。现代的城市规划理论基本是以几何美学作为基础的,所以你看到全国大小城市都被分成了豆腐块,这种分法,已经被移植到乡村,农民被集中起来,住进“农民新村”,像左图一样的网格状小镇里面。
我们主张有限度地使用几何手段去规划一个村镇,更多地尊重现状,尊重历史延续,尊重每家每户的差异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机会在美学上找到和乡村的文化属性相匹配的一种办法,假以时日,古镇的有机之美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就会有现实版的答案。有机之美是怎么来的 那么,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上,到底这种美是怎么来的?第一个原因,是体制的原因,是尊重差异化的个体需求的结果。
http://www.lu-24.com/Files/a20.jpg没有强制性规划的前提下,人们有机会表现个人的愿望,根据不同的家庭需求在不同的时期建造不同规模的房屋,所以你看到房屋大小不同、朝向各异,高低错落,差异化自然产生。就像世界上没有两个相同的指纹一样,也不应该有两栋完全相同的房子。第二个原因,从众心理导致整体和谐。
人们相互之间的尊重、礼让和效仿,使得建筑风格、颜色大致相同,又可相映成趣,没有出现太突然的变化,人的从众心理是基础。千万不要小瞧了从众心理,不要觉得那是庸俗的代名词,要知道只有从众的生物,才能群居,只有群居的生物,才能以弱胜强,像狼群,蜜蜂,蚂蚁,都是例子。毕竟孤独的老虎和美洲豹,都只是极端的个案。面对残酷的大自然,绝大多数人需要聚族而居,从众,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素质之一。假如没有从众心理,像下面这样的房子摆在一起,那会是怎样的一番乱象:http://www.lu-24.com/Files/a21.jpg

所以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是实现一个小镇风格统一的最天然的办法。第三个原因,是信息闭塞。
在以前的时代,信息和人才远远不如现在流通得顺畅,因此在某时某地,技术人员和技术手段也就相对单一,一个施工队或者一个包工头有可能垄断了一个地区绝大部分工程,甚至可能通过家族传承的方式实现长期的垄断,所以你看到古城镇的房屋风格雷同,技术没有突破,在客观条件的限制下,人们只是努力地尝试着一些细小的改变。第四个原因,就是时间的作用。
时间是个神奇的东西。它使油漆剥落,使石材风化,使杂草和藤蔓缠满院落,使小孩变成老人,使新房变成古迹。质量不好的房屋早早坍塌,风格怪异的房屋被拆毁重建,令人生厌的颜色和材料被人们指责并最终消失,经过漫长的岁月,一个小镇发展成了大城镇,朝代更迭,外族入侵,时间的洗礼最终使得古代的城镇改变了模样,文化在其中发酵,像红酒一样越醇越香,散发出的味道,让人感觉到了年代久远的时间厚度。
我认为,时间的印记是使得大多数古城镇魅力非凡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新建的城镇,再美也比不上有历史的城镇。有历史的古镇,即便从美学上讲没什么美感,但是沧桑感总是有的,文人墨客最喜欢沧桑感,而他们又把持着一个社会的话语权,所以古老的东西,总是美的。综上所述,对个体的尊重带来差异化,个体之间的相互尊重带来同质化,加上封闭的信息环境,和长期的时间作用,是造成古城镇之美的系统原因。说到这儿,大家可能会感觉到,美好的古镇风光只是表象,埋在表象下面的,是一个和谐的、天然的社会关系。这就是相由心生。
而现在,时代变了。我们要怎样去面对和处理祖先留下的这份美好的遗产呢?是欣赏它,复制它,还是抛弃它?有机古镇的现实意义:
作为旅游景点的古城镇在国外更多,规模更大,保存更完好,像罗马古城,布拉格,伦敦等等,除了有个别宏伟的公共建筑遗迹之外,其余大多是民房。建筑历史学家已经把伟大的公共建筑搞得很清楚了,我关心的是那一大片一大片望不见边际的民房,看上去生机勃勃,趣味盎然,千变万化,绝无重复。我想,这些民房才是一个城镇生命活力的来源和根基。
但是我认为旅游文化对古镇的追捧是肤浅的,这没关系,大家关心的是旅游业的经济收入和看似美好的表象,我也由衷地为旅游业的成功开发感到高兴,因为它至少解决了当地人的致富问题。但作为一个想要从中得到重要启示,进而到更大范围去实践的冷峻的观察者和执行者,就必须撇开美好的表象,撇开旅游经济,撇开绝大部分人群的思维模式,看看这美丽的古镇到底有什么现实意义。从这种“美”里面,我们能不能找到适应当今时代的,可以推广的内在基因。
让我们按照古镇之美的系统原因,一条一条地来分析。
一.尊重个体差异。当今社会,实行土地公有制,政府强势地在新农村建设中推行整体规划、几何形构图(和有机美感相反),整体拆迁,整体安置这一系列的措施。那到底还要不要尊重个体的差异?回答是一定要的。
记得宜家里面有一句广告词,“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地方”,换言之,房子,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我家最重要的东西由你政府说了算,是不是太霸道了一点?我相信政府也是明白这个道理的,政府也想农民安居乐业,甚至比农民自己更想把事情办好,因为这牵涉到政权稳定、和官员们的职业理想的问题,这比单个的农民实际的生活问题层次更高,范围更大。但是政府可能是受制于整个的体制所限,问题解决得并不理想。
牵扯到政治的问题,我不是专家,也说不清楚,于是还是略过,但是关于新农村建设中的规划设计问题我还是可以提供一些建议。
我的建议是,政府在新村规划和安置村民的时候,委托专门的设计团队跟每一户农民单独地沟通,根据其具体的需求,在大的规划风格和安置要求的前提下,尽量满足不同家庭的差异化需求。
这个看似很难,但是具体做起来也有办法。只要方向是对的,办法总会有。
首先要排除随机地选择一家设计院来从事农村规划建设这件工作,因为他们的主要市场定位是城镇建筑设计,对农村市场不熟悉,也没有兴趣,如果采用行政手段强制他们提供服务,后果一定很糟糕。24建筑设计工作室是专门致力于提供这种服务的团队,我们有崇高的社会理想,专业的技术手段,唯独缺乏政治经验,需要政府部门的协调、帮助,和村民的理解与配合。绿十字组织也提供类似的服务,但那是公益性质的慈善活动,我们还是坚信依靠市场的力量来从事公益事业,更为细致,也更为长久。
我相信社会上还存在大量有社会责任感,对农村设计市场有兴趣的公司、团队或者个人,政府可以通过招标的方式把他们从茫茫人海之中找出来。
总之,找到适合农村建筑设计的人选,就走对了第一步。二。正确地定位总体规划的作用,慎重地制定人性化的总体规划。总体规划的作用主要是限制建筑的风格,结构体系,造价标准等全局性的问题,这些问题要和农民有充分地沟通,需要相当丰富的农村经验和高明的政治智慧,所以我感觉这样的事情公益组织占有先机,因为他们以慈善的面貌出现,被村民接纳的程度很高,但只要基层政府能够把解释工作做得细致,应该也是有机会做到很好的。 总体规划还需要均等地安排每一户村民的宅基地位置,要公平。但是公平不等于完全一样,在总体规划中,一定要突破以前那种,一条大道两边全是相同开间的宅基地,这种简单粗暴的规划方法看上去容易管理,但在我看来也是最笨的方法。
关于兼顾公平和尊重现状的问题,我在另一篇文章《从建筑师的角度看新农村建设》里面已经详细叙述过,这里不再重复。总之,在实践中摸索,一定能够找到一个适合当地的办法,既能保证公平,又不会导致死板的、没有活力的新农村面貌。三.利用信息化时代的优势,大胆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材料,摒弃对传统白墙黛瓦的迷恋,摒弃对洋风格的殖民崇拜,勇敢地创造出适合新的时代精神的新形象。现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各个地区的先进经验都会很快地传播到其他地方,风格就会发生混血,技术就会出现嫁接,而且新技术的快速和广泛的传播会使得全国各个地区的建筑风格趋同,差异化逐渐缩小,地区特色消失。我也不反对这个局面,(反对也没用)我相信在新技术的条件下,年轻一代的建筑师会逐渐看到文化的分量,并努力地去根据新技术创造出符合时代精神的文化符号,而不会永远抱着古代的白墙黛瓦,亭台楼阁不放手,也不会一直谄媚外来的罗马柱式、山花,以及所谓的西班牙风情、瑞士风情之类的噱头,随着建筑设计市场的逐渐成熟,各种各样的探索都会出现,个性化会超过从众心理从而成为主流,看看今天的日本就知道,乡村的房屋什么样的都有,有汉唐风格的老房子,也有简约的现代主义,更有大量不知风格的民宅,兼容并蓄,这恐怕是将来中国农村也将会出现的局面,我不反对这个局面,而且认为建筑师想按照自己的偏好去尝试统一发展某一种风格,几乎是白费力气。
所以我猜想,中国未来的农村建筑面貌是百花齐放的时代,什么风格都会有,但都难以成为主流,也许一段时间流行什么,但过了也就过了。
但是,这并不代表建筑师就可以无所作为,如果有建筑师在高科技条件下实现了农村建筑的文化突破、技术突破,甚至利用工业化突破了造价的桎梏,那么,这将是一个建筑师能够给与这个时代的最伟大的贡献,这比你在开发商那里赚到巨额的设计费,或者在城市里建造一两栋代表作要有意义得多。因为农村建筑的研究工作,是一个基础体系的研究,是对于一域、一国文化的研究,其成果是可传承的技术体系和文化符号,惠及全国最广大的农民和私人建房者。所以希望更多的有责任感的建筑师来参与这个伟大的进程。最后总结一下,只要政府和农民给建筑师这样一个机会,从对古城镇、古村落的有机之美的研究中,建筑师就一定能找到一条通往现代新民居的文化和技术的道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有机”古镇启示录